首页 > 木皮考试网 > 考试查询 > 自考组织行为学 处理冲突的策略有哪些,如何在管理过程中加以应用 内容详情

自考组织行为学 处理冲突的策略有哪些,如何在管理过程中加以应用

南门月

木皮考试网将带你了解自考组织行为学,希望你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并且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自考组织行为学 处理冲突的策略有哪些,如何在管理过程中加以应用

处理冲突的策略有:1)运用竞争;2)运用合作;3)运用回避;4)运用迁就;5)运用折衷。

1)在哪些条件下可以运用竞争策略来处理冲突?1.1)当迅速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在紧急情况下);1.2)当需要实施一项不受人欢迎的重大措施时;1.3)当该问题对组织福利极为重要,而又知道自己是正确的;1.4)为了对付那些从非竞争性行为中受益的人。当情况紧急、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应采用的处理冲突的策略是竞争(强制)策略。

2)使用合作策略来处理冲突效果较好的情况:2.1)当发现冲突双方都十分重要并且不能进行妥协或折衷时;2.2)当处理者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时;2.3)当处理者需要融合不同人的不同观点时;2.4)当处理者需要把各方意见合并到一起而达到承诺时。

3)在哪些情况下,运用回避策略处理冲突最合适?3.1)当问题微不足道,或还有更重要、更紧迫的问题需要解决时;3.2)当处理者认识到不可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和关心时;3.3)当发现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将超过它能获得的利益时;3.4)当收集信息比决策更重要时;3.5)当其他人能有效的解决冲突时;3.6)当这一问题与其他问题无关或是其他问题的导火索时。

4)运用迁就策略来处理冲突效果较好的情况:4.1)当发现自己是错的,希望倾听、学习一个更好的观点,并能表现出自己的通情达理时;4.2)当该问题对别人比对自己更重要,并可以满足别人和维持企业时;4.3)为了对以后的事情建立社会信任时;4.4)当别人胜过你,造成的损失最小时;4.5)当融洽和稳定至关重要时;4.6)当你允许下属从错误中得到学习从而发展时。

5)在哪些情况下,运用折衷策略来处理冲突最为合适?5.1)当目标十分重要,但不值得采用更为自我肯定的作法造成潜在的破坏时;5.2)当对手拥有同等的权力能为共同的目标作出承诺时;5.3)当为了一个复杂问题达成暂时的和解时;5.4)当时间十分紧迫需要采取一个权宜之计时;5.5)它可以作为合作或竞争都不成功时的备用方案运用。

2014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创造性行为的概念和创造性行为的特点与类型,正确理解培养和开发创造性行为的意义、掌握具有创造性行为人员的主观特征和自我培养方法,要明确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和类型

(一)创造性行为的概念

创造性行为的含义: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所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且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人们内在的主观特征和外部的客观环境两方面的因素。

(二)创造性行为的特点

1.首创性;

2.有用性;

3.适应性;

4主动性

(三)创造性行为的类型

1.科学发现型创造性行为;

2.技术发明型创造性行为;

3.艺术塑造型创造性行为;

4.组织管理型创造性行为。

第二节创造性行为应成为新世纪组织行为的主旋律

(一)企业与任何类型的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创造性行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和任何组织面临各种资源、市场、人才等方面更为激烈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创造性。

2.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和各类组织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不能单靠体力的拼搏和积极性的发挥,而且还靠人的创造性的开发产生创造性行为。

3.企业的发展变化,靠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只能引起量的变化,而靠人的创造性的开发却能引起质的飞跃。

(二)改革开放需要创造性行为

改革开放本身就是做前人未做过的事,这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因此就需要摸索,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三)为把中国建成更为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速提高我国在全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能力,需要创造性行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四)人类历史的发展需要创造性行为

人类是不断进步的,创新行为是不断涌现的。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实际就是一部创新史。

第三节创造性行为人员的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和测量

(一)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

1.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宏伟的志向;

2.善于发现问题;

3.勤于思考;

4.富于灵活性;

5.善于应用;

6.怀有好奇心;

7.充满自信;

8.坚持独立思考;

9.勇于坚持到底。

(二)创造性潜能的测量

1.RAT和TTCT测量法;

2.测量的效果;

3.培训的效果。

第四节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

(一)家庭环境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

2.从家庭气氛来看;

3.从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上来看。

(二)学校环境,传统教育方式如何改变为现代的教育方式。

(三)组织环境。

1.要有一种激励人勇于创新的机制;

2.要有全力支持创新的领导;

3.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5.要有良好的信息沟通;

6.要有相对分权的组织结构。

(四)社会环境

三、考核知识点

(一)创造性行为的概念

(二)创造性行为的特点

(三)创造性行为的类型

(四)研究创造性行为的意义

(五)创造性行为人员的主观特征与自我培养及测量

(六)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建应的客观环境

四、考核要求

(一)创造性行为的概念

1.识记:创造性行为的含义。

2.领会: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所取决的因素。

(二)创造行为的特点与类型

1.识记:创造性行为的特点。

2.领会:创造性行为的类型。

(三)研究创造性行为的意义

1.领会:研究创造性行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应用:联系实际试论当今研究创造性行为的意义作用。

(四)创造性行为人员的主观特征自我培养测量

1.识记:创造性人员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

2.领会:(1)创造性人员观特征的测量方法;(2)测量和培训的效果。

(五)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建立的客观环境

1.领会: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建立哪些客观环境。

2.应用:联系我国实际试论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