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皮考试网 > 考试报名 > 中医知识试题及答案 内容详情

中医知识试题及答案

夹谷荷紫

木皮考试网将会介绍中医基础理论试题,有相关烦恼的人,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中医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医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中医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一) A型 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 方法 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肾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二) B型 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医宗金鉴》 C、《证治准绳》

D、《医学纲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

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

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三)D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

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 C、阴盛则寒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

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B、社会的进步 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观观察法 B、微观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试探法 E、整体观察法

(四)X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张景岳 C、赵献可 D、吴又可 E、王肯堂

3、温病学理论源于:

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

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

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A、 形神一体观 B、五脏一体观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7、中医的“证”包括:

A、病变的过程 B、病变的原因 C、病变的部位 D、病变的性质 E、邪正的关系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2019考研:中医综合考研题型与试卷结构详细介绍?

>>>>2019考研常识:考研初试各科试卷结构及分值详细介绍

2019考研备考的时间转眼已经过去一半,前期基础备考阶段期间,不知同学们对考研是否真正的做出了解,猎考考研小编整理了关于考研初试中医综合考研题型与试卷结构详细介绍的考研常识文章,希望同学们能对这部分有所了解,在平时练习过程中能有所侧重。

2018中医综合考研题型与试卷结构

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 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经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 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一、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 30题

中医诊断学 30题

中药学 30题

方剂学 30题

中医内科学 35题

针灸学 25题

二、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B型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X型题 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A型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B型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A、B、C、D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X型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是猎考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19考研:中医综合考研题型与试卷结构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把握机遇,为2019考研不懈奋斗。

推荐阅读》》》

本科绩点一般,对考研有影响吗?

2019考研:考研统考、联考、专项计划区别是什么

2019考研冷门小常识:关于高校自设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立及分类

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相关